居然可以这样(上海空放贷款)上海空放利率,上海空放,
壹丨南京一位朋友,前几天卖了套房,合同是夜里一两点签的,实在熬不下去了。他93年生人,2020年初在南京江北千人摇号抢到这套商品房。现在看来,就是在房价最顶峰站岗的那一拨。总价310万,买的时候首付三成90多,贷款200多万。还了四年贷款,等额本息,本金没还多少,前期大头都是利息。算了一下,4年光还利息就50万。如今只卖了220多个,算上装修、交税、中介费等等,净亏170万。
从农村家庭出来,他十年努力工作,不敢休息,舍不得吃、舍不得穿,辛辛苦苦攒钱,却因这笔买卖全部归零。
他没敢和家里人说,签完合同的那一刹那,感觉自己就是根木头,没有任何情绪。只是感觉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妈。发誓以后再也不买房子了,以后挣的每一分钱都为自己而活。… …
但是,房价要真掉头再涨起来呢? 最近北京五环外可买三套、降首付、降利率、官家收储等扶持政策的出台,朋友圈里地产中介又开始新一轮活跃,各种卖房的骚扰电话多了起来,随处可见各种催人焦虑的消息。三人成虎,说多了真有人信。毕竟在这神奇的土地上,有那么些年房子不光是用来住的,还是用来炒的。甚至在一些地方主要是用来炒的,比如那个岛。若北京、上海再进一步放开,房地产再一次全方位回归市场主导,真会带动房价报复性上涨吗?贰丨把时间放长来看,一个地方房价的涨跌,受多方面因素影响,包括人口数量、年龄结构、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城镇化进程等方面,以及某些不可描述的缘由。跟房价高歌猛进的那几年比,这些因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
首先,人口数量。过去几十年,中国的人口红利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购房需求,适逢80、90后进入婚育期产生大量新增住房需求,推动房价持续上涨。然而,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和生育率的下降,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,近两年甚至开始出现下降趋势,14亿的人口总量已是天花板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1.3左右,远低于维持人口总数稳定的2.1。这意味着未来购房的主力军,年轻人口,数量将大幅减少,对新房的需求也将随之下降。其次,年龄结构,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。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降低,中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。老龄化意味着消费模式的转变。老年人对住房的需求不同于年轻人,更倾向于居住在配套设施完善、医疗资源丰富的区域,而不是距离核心城区越来越远的新房。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,减少对新建住宅的需求。随着老龄化比例越来越高、平均年龄越来越大,持续若干年后人口总数必然快速下滑,反而会空出许多房子来,进一步增加房屋供给数量。你看现在两口子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,哪边父母手里没有一两套房,加上自己的房子,传到下一代至少3套房,缺乏新增需求。
其三,人均住房面积的提升,改善动力趋缓。改革开放初期,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仅为6.7平方米,大部分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条件的确紧张。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,人均住房面积已经有了显著提升。目前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40平方米,部分地区甚至超过50平。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,人们对于新增住房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迫切,这也限制了房价的上涨空间。再者,城镇化率的提升也预示着总体需求接近上限。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9%上升至目前的约66.2%,几乎等同于美国的75%。大量的农村人口,并且主要是青年人和中年人,已经转移到城市,城镇化进程对住房市场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。随着城镇化率接近饱和,城市新增人口减少,对住房的需求自然不可能再次大幅增加。综合以上,外部条件今非昔比,牛夫人就是牛夫人,早已不是当年人人想要的小甜甜了。
叁丨在资本市场,大多数国人向来是买涨不买跌。中国政府前些年实施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,包括限购、限贷、限售等,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,防止房地产泡沫。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利率市场化,房地产投资的吸引力相对下降,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的热情有所减退。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也将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结构。降首付、降利率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、增加潜在购买需求,目的是增加总体购买力。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政策转折,很容易忽悠明年房价就要翻倍,再不买就来不及。但是,真会那么多人冲进来给开发商买单?贷款的钱就不用还了吗?仔细算算,首付和利率降了之后,购房人负担反而增加。降首付,就是为了更大范围圈人给开发商解套。房子烂尾可以,但是不能烂在开发商的手里。因为开发商捆绑着银行,捆绑着衙门。玩的就是降维收割,一波接一波,寸草不生。总有人说,一旦放开生育,将会迎来人口报复性增长,一旦解除封控,将会迎来全面报复性消费,一旦解除限购,将会迎来房价报复性上涨。他们总以为我们要报复,却低估了我们的善良。
其实,我们早就放下了仇恨。
每成一文,必有所思